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蓝天碧海间,一艘舰艇缓缓驶近产生纠纷的船只。在征得涉事船只双方当事人的调解意愿后,舰长会邀请当事人到舰艇上的海上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由人民调解员介入,尽力将矛盾消除在海上。
这是泉州市构建“海上枫桥”模式的一个缩影。
“枫桥经验”是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创造性地将“枫桥经验”从陆上“嫁接”到海上,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海上枫桥”模式。
泉州市海岸线长达公里,拥有个以上岛屿,分布着多个主要作业渔场、国家中心渔港、海上养殖区,渔船及渔船民数量大、人数多。船只之间一旦发生矛盾纠纷,小矛盾可能会演变成大纠纷。
借鉴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海警二支队在两艘24小时巡航海上的舰艇上创造性地建立了海上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可第一时间接警调处矛盾,在海上把矛盾化解。
去年,泉州市率先在晋江成立全国首家由海警、海洋渔业、海事、边防等部门合署办公的“警渔”综合执法办事处,如今,泉州市下辖的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相继成立渔政、海事、海监等多部门联合的海上综合执法合署办事处,又依托办事处设立“港岸矛盾纠纷化解中心”,争取海域纠纷解决机构“全覆盖”,达到“大事不出港”的效果。
据统计,年以来,泉州市迅速解除渔船碰撞、人员落水、渔船失去动力等险情余起,成功救助人,挽回经济损失逾10亿元;及时调解海上矛盾纠纷起,调解成功起,化解率达98.31%,未出现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为改变海上执法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泉州市整合所有涉海执法部门、法院、司法局等部门,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推动海域综合治理由群防群治向共建共治共享转化。
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福建省兴通海运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他们研发出“海之讯”海上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主动接入政府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开创了“企地共建、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今年1月,一艘宁波籍危化品商船在停靠泉港上西石化码头时,因风浪误入海带养殖区。渔民们心疼自家的水产品,强行登船欲讨公道。眼看纠纷一触即发,兴通海运集团利用“海之讯”系统,及时出面,当机立断稳住了局面;次日该公司又派人驾船出海勘验现场损失,并耐心调解。
在石狮市,成立于年的祥芝渔业协会调解委员会,吸收原村级老调解员、老船长、企业家、村干部等50余人为人民调解员,至今已成功调解涉渔各类矛盾纠纷多起,达成调解金额万元,实现了“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的纠纷化解目标,打造出党政军警民同心同力的海上治理模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薛志伟通讯员苏可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