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峰
扶贫车间。
宁夏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单体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辖区有2镇3乡1街道64个行政村8个社区,搬迁安置移民23万余人。今年以来,福建援宁工作组围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扶贫车间、壮大集体经济等五项任务,推进弘德村、同原村、中圈塘村、白墩村4个闽宁示范村建设,惠及人口户人,极大提升了闽宁示范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福建援宁工作组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闽宁示范村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探索多元化增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注重开拓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助力农民致富增收,在弘德村投入闽宁资金万元,建设弘德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对弘德村特色旅游不断提档升级,打造弘德村党员教育基地、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电商中心等环线旅游现场观摩研学点。
在着力打造示范典型方面,福建援宁工作组立足红寺堡区实际,积极引进惠安县乡村优质资源,主动“牵线搭桥”,选取惠安县示范村与红寺堡区示范村结对共建,主要围绕“可借鉴、可发展、可致富”的理念,深度参与规划设计、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管理服务等工作的调研谋划与资金支持。
电商直播间。
中圈塘村通过与惠安县辋川镇许厝村结对共建,认真学习借鉴许厝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产品的先进模式,通过“线上问道”“拜师学艺”方式,确定了以酿酒葡萄、黄花菜、枸杞和中药材种植为主,建立特色产业种植推广示范区的发展思路,探索提出酿酒葡萄“1+3+N”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实现酿酒葡萄由种植采摘,到酿造包装,再到销售的全链条闭环,本村参与销售农户50人、合作社1个,销售金额超过万元。
“中圈塘变美了,成了大家交口称赞的‘最美乡村’,慢慢的名气也出去了。”红寺堡相关负责人说。
弘德村。
与此同时,该工作组结合闽宁示范村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按照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思路,与当地镇、村反复论证,深入参与示范村建设规划,制定了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以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进行了村庄环境综合治理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着力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
(值班编辑:李玲人民日报客户端宁夏频道邮箱:rmrb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