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乡愁最是蒸肉丸乡村美食节引来千人共

泉州网2月15日讯(融媒体记者廖培煌苏勇/文郑银杰/图)昨日是正月初五,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港边自然村篮球场附近的小广场上人声鼎沸。正在进行的“蒸肉丸文化节”汇聚了近千名村民,大家一起制作烹饪,一起享用美食。一锅锅热气腾腾的蒸肉丸,让村民和回家过年的乡贤们吃出了家乡的独特味道。

上午8点多,无论是身家亿万的校服企业家,还是普通的家庭妇女,均自发汇集到村里的小广场上,一起动手处理食材。男士们负责处理猪肉,妇女们负责配菜和蒸米。8岁的蔡梓夕小朋友,在奶奶手把手带领下,捧起一个三四斤重的萝卜,几分钟就削好了。

准备食材

这次活动供准备了斤地瓜粉、斤猪肉、斤大米及大量辅配料。大部分食材准备好后,妇女们取来地瓜粉,把肉末、葱花、萝卜等添加进去,加以五香粉、味精、盐等调料,混合在一起反复揉搓搅拌,然后搓成肉丸,放进蒸笼里。几分钟后,一笼笼肉丸开始往外飘溢香味。

调拌馅料

现场制作

习俗传承

“已经几年没回来过年吃蒸肉丸了。吃上咱村的蒸肉丸,记住这份味道,开始新的征程!”长年在广东的蔡先生,再过两天就要出门了,当天特地带着儿女来参加活动。吃遍各地美食的他,对家乡蒸肉丸的味道始终念念不忘。

上坂村港边自然村“蒸肉丸文化节”始于年,其间因为疫情暂停,至今举办了5次。

缘何举办“蒸肉丸文化节”?上坂村党委书记蔡金凤介绍,上坂村是惠安校服生产的发源地之一,发展至今已是全国校服生产重要基地。全村大多数村民以校服生产、销售及相关产业为生,村民们一年四季在全国各地奔波,正月里难得休息。几年前,村民们自发倡议,举办美食节,大家聚在一起,不仅可以话新春联络感情,还可以共谋未来发展。

品尝成果

温馨时刻

“蒸肉丸是惠安传统小吃,在闽南语中,‘丸’的发音和‘圆’‘缘’相同,圆形、饱满的蒸肉丸往往被视为‘圆满’‘良缘’的象征。许多村民逢年过节都会动手蒸肉丸。蒸肉丸需要地瓜粉,我们惠安又是‘地瓜之乡’,大家觉得蒸肉丸方便又好吃,所以就选定它。”村民蔡惠川、洪团付说,蒸肉丸征集举办的消息一发出,村民们就自发捐款。

氛围热烈

其乐融融

千人同做“蒸肉丸”,吃的是喜庆热闹,叙的是浓浓乡情。在上坂村,蒸肉丸俨然成了村民的一份乡愁、一段乡村记忆,也是一条联结乡情的纽带。近年来,富起来的村民们更加热心公益。去年以来,村民捐资、筹资多万元,正在兴建惠安县第十实验小学;兴修村庄道路,村民们踊跃捐资;每到重阳节,乡贤、企业家们纷纷捐资,为老人分发红包、生活物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41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