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城市里还有另一种宗教圣地呢!那就是寺庙文化。商业纷纷、铜臭气重,实际上那不过是寺庙的一部分,如果以偏概全是失之偏颇的。在中国寺庙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佛教净土、如承天寺。
承天寺与开元寺并称泉州三丛林。承天寺位于泉州市区东南方向30公里处。因寺院依山而建,所以又被称为"山禅院".它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开元寺声名远播大江南北,相较之下承天寺要低调得多,很少有游人来此,经常来此的大都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承天寺毫不介意,只平静地偏居于一隅,过起了闲适的生活。
该寺建于北宋,已有千年历史,原是五代十国时留从效南园,留从效作为泉州著名的历史人物对泉州城市建设贡献很大。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泉州市政府对寺院进行扩建和改造,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佛教圣地。如今,位于惠安县石井镇的永济县大佛寺就坐落其中。庙中现存建筑,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重建,虽无千年古建坐拥,但仍幽静古朴、静谧安详。
这座寺庙有个很奇怪的地方,中午必关两个钟头的门,时间是正午12时至14时。12:00前把游客请出后门庭若市,2:00重开。这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每天早上6点钟就会有很多人走进来,而这个时候,门口却没有一个人守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他们想吃闭门羹。不要问我是怎么认识的,我只是吃个闭门羹,守着门半小时就进了。
闭门谢客之后,寺庙又是做什么呢?我不知道,但从墙里面传出的禅乐来看,想必该是实践吧。太庙坐落在北京市通县东岳泰山脚下的古运河畔。这座寺院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这说明承天寺过于罕见,虽地处闹市,但并不迷恋世俗,仍保持戒律森严、修行风格鲜明,这类寺庙现在堪称罕见。
该寺亦称承天禅寺,说明这是“禅宗”的庙宇、该寺所建古朴雅致、古木参天、红墙与黄琉璃瓦相映成趣,是座很有美闽南寺庙。
承天寺有种神奇的力量,走进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沉静下来,不敢高声说话,心里就会平静很多。这种神奇的力量就是禅宗“不立文字”的智慧。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禅机妙境中的禅意与智慧。“不立”是指不说话或不行动。寺壁所悬佛家戒语或诗句或对话或对联,其中不少为承天寺和尚独创,读后使人获益良多。
在座的和尚都能使用手机,去参观了一下,发现很多和尚都使用手机来通话和发送语音,还有一些和尚正在观看录像。我问他们为什么使用智能手机?他们说:"我们是高僧啊!"我想了一下,觉得这种说法有点道理,因为手机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多了。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其实这个道理是可以理解的,僧人终究是应该与时俱进的。
出乎意料承天寺其实就是弘一法师化身之地,是的化身是火化的地方。弘一法师本名李叔同,生平颇富传奇色彩,前半世为多情公子,后半世为得道高僧,其出家前、中、后的转变令人难以置信。
少年李叔同英俊而又天资聪颖,对书法,音乐,美术和戏剧均有研究。但他对佛教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年轻时他曾参加了反清起义,后来又投身革命运动。他在大革命失败以后,走上佛门修行之路。出家后放弃荣华富贵、六艺皆废、苦行持戒而成一代高僧。
承天寺没有门票,甚至没有香火的自由供应、大雄宝殿旁也有保温茶桶一样供香客自由享用。"在杭州西湖边散步时,一位游客这样对记者说。他还带着一个保温保温杯。他是一位来自浙江义乌的小伙子,在当地开了一家茶叶专卖店。我上前去喝一杯,那是暖暖的清茶,那份体贴令人动容。
若是有缘可去承天寺一探究竟,就算不来烧香拜佛也会体会到灵魂的洗礼。从北京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承德避暑山庄脚下的怀柔区。这里是京西有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有空的话,不妨来这里待一个下午,听听鸟叫、看看花开、翻翻书,把人生还原到原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