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民营经济再腾飞泉州市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721/5559897.html

▲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图片来源:泉州晚报社陈晓东摄)

虎步奔腾开胜景,春风浩荡展宏图。2月6日,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共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委常委、泉州市委书记刘建洋出席并讲话。泉州市长蔡战胜主持会议,解读泉州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措施。

刘建洋指出,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总结推广的“晋江经验”,是泉州民营经济砥砺前行的指路灯塔。20年来,泉州民营经济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发展出纺织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饮料等千亿集群,形成超两万亿元制造业大盘,贡献七成税收、八成GDP、九成研发投入、九成城镇就业、九成企业数;党委政府始终“加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既站在企业前头因势利导,又站在企业后头做足支撑,共同推动“晋江经验”持续焕发活力。

刘建洋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晋江经验”是制胜法宝、民营经济是中坚力量。泉州将以“晋江经验”提出20年为契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等优势,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我们将做好新型工业化文章,提高产业高度和竞争力,以产业强为城市固根基,抓产业集群集聚,梳理“8+4”产业体系,按照一产一策一专班、一规划一计划一方案,既做优存量又做大增量, 强链延链补链扩链;抓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赋能、科技赋能、链条赋能、资本赋能、生态赋能,推动园区标准化改造,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将做好新型城镇化文章,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按照城乡统筹、新老并重,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做实做优次中心组团,做精做美小城镇和新农村,构建梯次结构、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劲支撑。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构建更有力的开放招商体系,搭建更多开放合作平台,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泉州发展正当其时,广大企业家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希望大家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共谋机遇、共谱新篇。

刘建洋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传承政企互动好传统,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厚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软硬环境。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精明增长,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完善综合交通和物流体系,导入更多高端教育医疗资源。构建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通行政审批便捷直达落地“ 一公里”、解决企业办事痛点堵点“中间一公里”、政策服务企业“ 一公里”,打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让人才安居乐业、企业安心创业。

会议邀请企业家代表许清流、吴荣照、李海锋作主题经验分享,公布60家民营企业纳税大户红榜,为安踏、达利、恒安、三六一度、特步、百宏等6家企业代表颁授牌匾,举行首批30名“招商引才顾问”聘任仪式,现场签约15个民营企业重大项目。

泉州市领导李建辉、肖汉辉、宿利南、施宇辉、陈辉宗、卢秀萍、傅藏荣、黄景春、黄文胜、张文贤,约位民营企业家和金融机构、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市县两级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设分会场。(郭雅莹)

·相关新闻·

聚力强产兴城扛起主力军担当

泉州市“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动员大会召开

2月8日,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泉州市“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动员大会,贯彻落实福建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为路径,进行全市总动员总部署,推进“项目攻坚”“抓城建提品质”“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加快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建洋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蔡战胜主持会议并作具体部署。

刘建洋指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我们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等三个比较优势,做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篇文章”,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激发干部和企业家两支队伍活力动力,当好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军。

刘建洋指出,要明确方向、锚定目标,绘就“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新蓝图。围绕做大做强做优现代产业体系,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未来新经济新动能培育壮大,梳理“8+4”产业体系,按照一产一策一专班、一规划一计划一方案,既抓存量又抓增量,加快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扩链,培育更多龙头、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提升产业高度和竞争力。围绕构建梯次结构、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做实做优次中心组团、做精做美小城镇和新农村,各县域要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协同健康发展,增强城市集聚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刘建洋指出,要明晰路径、创新办法,确保双轮驱动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把招商作为重要抓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招引更多战略性、基础性、带动性强的项目。要把工业园区作为主战场,加快园区标准化改造,建设标准厂房、研发楼房、标准公寓房,打造产业综合体和创新综合体,进一步重塑物理空间、厚植产业生态。要按照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四个优先”,坚持“留、改、提、拆、建”差异改造、“投、规、建、管、养、监”统筹并重,做到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精明增长。

刘建洋强调,蓝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任务已下达,要凝心聚力、压实责任,形成干事创业强大合力。要抓好统筹、理顺机制,善用改革创新理念,既统管统筹,又激发各地积极性。要领导带头、挂帅出征,市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发挥头雁作用,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队长,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强化调度、形成合力,坚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健全常态化协调机制,对重大项目及时调度、就地解决。要一线考核、营造氛围,建立可落实、可评估、可量化、可考核的考评体系,做好典型经验宣传,调动广大干部在双轮驱动舞台上比状态、拼业绩、晒成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蔡战胜作具体工作部署并要求,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牛鼻子”,工作围绕项目干,要素跟着项目走,考核盯着项目考,“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推进落实,夯实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根基。要把城市建设作为“突破口”,提速建设做强中心市区,推进统管统筹一体发展,做好“以文塑城”文章,提升城市综合能级。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生命线”,全员参与,建立“抓招商、促开放”的工作导向;全面出击,形成“招好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全程服务,打造“落得下、发展好”的营商环境。要把园区建设作为“主战场”,坚持快建设、优配套、提效益,一体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形成集聚优势,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要树立“交账”意识,按照市委统一安排,迅速收心归位,即刻转入“工作频道”,领回任务、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泉州市领导李建辉、肖汉辉、宿利南、施宇辉、陈辉宗、卢秀萍、傅藏荣、黄景春、黄文胜、张文贤等参加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设泉州主会场和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及乡镇(街道)分会场。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卢秀萍宣读“抓城建提品质”工作领导小组、开放招商领导小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丰泽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晋江市分别作表态发言。(蔡紫旻)

更 政策体系更优质营商环境

泉州为民企送出“1+1+13”政策“大礼包”

2月6日下午,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在泉州人民会堂召开。大会 项议程就是发布《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若干措施》在去年出台“九奖八补七服务”惠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制定了12条惠企具体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扶持企业自身成长3条、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2条、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条、进一步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1条、进一步实施质量品牌战略3条、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 一公里”1条。

随着《若干措施》的发布,泉州形成“1+1+13”政策体系,市县两级初步安排超60亿元惠企资金,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1+13”惠企政策体系, 个“1”是去年出台的《关于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加快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决定》;第二个“1”是此次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3”是指《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泉州市进一步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泉州市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泉州市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加快泉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13项专项扶持政策。

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实施科技赋能工程

重点对科研平台引建、研发投入、高新企业培育、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奖补,用三至四年时间,实现高端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研发投入翻番。

●实施产业人才引育工程

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今年计划培训企业家及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超1万人次。实施招工引才“三百”计划,开展百场招聘会、百村百企劳务对接、百校百企人力资源对接,提供2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引进产业急需高校毕业生1万名以上。

进一步扶持企业自身成长

●实施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工程

支持企业争创“中国民营企业强”“福建省民营企业强”;梯队培育一批年度营业收入超30亿元(人民币,下同)、50亿元和亿元的企业,年产值超百亿元民营企业10家以上。

●实施中小企业提档升级工程

对广大中小微企业“小升规”给予奖补,支持创建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今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0家以上、“小升规”工业企业家以上。

●实施总部企业引进工程

对经认定的现有总部企业和新引进的总部企业,给予新增地方财政贡献奖励。

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实施金融活水激发工程

加大信贷投入,推进线上办贷,提供担保增信,全年新增贷款亿元,引导金融活水注入民营企业、浸润民营企业。

●实施上市“育苗成林”工程

重点对北交所上市、境外回归等实施奖补,鼓励和支持企业改制挂牌上市, 可获奖励万元。

进一步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

●实施产业空间重构工程

采取“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等方式灵活供地,大力推动标准化园区和厂房建设,今年计划 批年底竣工标准厂房万平方米,全年启动和在建标准厂房和办公楼宇、创新综合体等共计多万平方米,工业用地2.07万亩,投资近千亿元。

进一步实施质量品牌战略

●实施“绿色数字技改”工程

重点对企业绿色化发展、数字化应用推广、技改投入、首台(套)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予以奖补,今年计划推广数字化生产线条以上,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家以上。

●实施企业品牌提升工程

对参与品牌并购收购、行业标准制定修订的企业等予以奖励。

●实施“双循环”畅通工程

对符合条件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跨境电商物流及电商平台发展等予以扶持、奖励;世界强企业、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台湾百大企业在泉设立区域总部、职能总部的, 奖励万元。

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 一公里”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程

开展“营商环境进园区”、“局长走流程”、审批再提速等系列活动,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政务服务,“一趟不用跑”比例达92%以上,加快惠企政策线上直达兑现平台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进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全部实现“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吴宗宝陈凌鹭)

15个民企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亿元

在2月6日举行的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15个民营企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亿元,涉及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园区、电子设备、纺织、数字经济等产业。

其中,晋江市和南安市分别有两个项目签约,其余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各有一个项目签约。未来,这些大项目、好项目将在全市各地落地、见效,助推泉州勇当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军,再创“晋江经验”新辉煌。

鲤城区海天国际时尚科创园项目,拟进行园区标准化改造及提升,助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丰泽区泉州·粤浦科技新动能产业加速器项目,拟建设集金融服务、人才招聘、智慧园区等于一体的产业加速器园区。洛江区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打造中试基地,利用数字经济技术手段助推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泉港区中科国际(福建)智能创新中心项目,将建成“国际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石狮市圆通智慧供应链创新中心暨福建总部基地项目,主要建设科创综合楼、智慧物流中心、商贸管理中心、云仓中心及附属配套设施。

晋江市签约的两个项目为高端生态智能纺织新材料项目和金科综合产业园项目。其中金科综合产业园将分区布局、分三期建设,打造集科技、人文、生态、创新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

南安市签约两个项目,均和云谷·泉州南安高新科技港项目,打造3个功能高地,即泉州市智能制造产业高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新高地,区域总部经济集聚高地;世纪金源产业园项目,打造产业有特色、人才有高度、服务有质量、环境有品质、生活有情调的新一代产业聚集区。

惠安县石大胜华新能源材料(二期)项目,产品主要用于制作汽车锂离子电池的溶剂。安溪县广州松兴智能制造高端产业园项目,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布局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永春县侨新老醋项目,将建成集醋研发、文创、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化项目。德化县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德化园),重点打造新材料、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文化考古、厦大科研成果转化中心、新概念、知识产权法律研究所等7大板块。泉州开发区联东U谷·泉州世纪顶峰数字科创城项目,拟以制造科技企业为主导业态,打造闽南 数字化科创示范园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旭虹光电高端装备及新材料(泉州)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高端装备及新材料高新产业园区。

一段时间来,泉州市各级民企对接工作部门立足产城融合,积极开展民企对接,实施小分队招商、促进以商招商,开展产业链招商,以泉州重点产业链、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链重大项目的内在需求为导向,梳理策划一批强链补链建链的产业链项目,并以此引进一批符合泉州产业规划布局、引领推进泉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民企项目。(陈凌鹭吴宗宝)(文章来源:泉州晚报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6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