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修缮技艺传承之困
泉州网12月24日讯(记者魏晓芳郭芳蓉文/图)“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漫步泉州古城区,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星罗棋布,无不彰显着文都独特而又深厚的韵味。然而,那些曾经世代相传的闽南传统建筑的修缮技艺,如木雕、石雕、油漆、彩画、剪粘等,却遭遇人才断层、后继乏人的困境。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古建修缮技艺的传承面临哪些困难?这些技艺该如何传承下去?对此,记者进行调查采访。
在调查采访中,记者走进多个古建筑项目的工地,发现技艺纯熟的工匠基本都是50余岁,几乎见不到年轻人。行业老龄化严重,让老一辈匠人对技艺的传承忧心忡忡。
行业老龄化严重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这个木构件装反了,要旋转过来。”走进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的教室,一节木作实操课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主授课人是“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猛。为了将大木作技艺传承下去,年过七旬的他走进学校的讲堂,一改先师隐藏技艺的做法,积极将所掌握的技艺向后人进行详细解读,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这门技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猛进课堂指导学生
王世猛出生于惠安县崇武镇溪底村,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木作村”。他16岁起便跟随父亲和叔叔学习木作技艺,此后又向其他人拜师,不断精进技艺。39岁时,他跟随师傅王为尧担任泉州承天寺重修工程的助手。在“溪底派”老师傅的精心指点和多年的社会历练下,他成为闽南古建筑营造技艺中执掌“篙尺”的大木作匠师。至今,他参与了多座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目前社会上的古建师傅年龄普遍偏大,50岁以上的人占大多数,30多岁的都少见,更不用说20多岁的年轻人了。”谈起如今古建修缮技艺传承的情况,王世猛忧从中来。他告诉记者,在古建筑行业,以往都遵循着严格的师徒制或者家族制,没有专门学习渠道,技艺一般“不外传”,多重原因下才会有如今的困境,“若再不教给下一代,这门传统技艺就要面临失传了”。
高水平工匠缺乏技艺水平参差不齐
在惠安,从前有三支很出名的传统建筑工艺的队伍,分别代表闽南古建筑最主要的三大工种——土、木、石。“土”指泥水匠,以龙西村为中心。“木”指木匠,以溪底村为中心。“石”指石雕,以五峰村为中心。三个村三支队伍,距离分别不到三公里,形成当时惠安传统建筑技艺的“铁三角”。
出生于五峰村的蒋钦全拥有“先天优势”,13岁的他便在祖辈的精心传教下,学习平直等石雕基础技艺。如今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为古建筑技艺的传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蒋钦全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古建筑技艺的传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蒋钦全建造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和国家级传承人蒋钦全、王世猛一样,许多高水平的古建筑工匠都是从小学起,从学徒做起。蒋钦全表示,古建筑修缮技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积累。“古建筑修缮的艺术、文化含量都很高,然而很多工匠由于年轻时家庭条件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很难深入领会其中的文化和艺术。”蒋钦全告诉记者,精通古建筑技艺和相关文化的高水平工匠十分缺乏,现有的工匠技艺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古建修缮和营造的总体水平。
“同在一个工地,做得好不好,大家都看得见。”蒋钦全坦言,工匠技术水平的高低大多是以同行人的评价为主,虽然目前有针对工匠的职业等级评定,但在现实中,市场更看重工匠的实操水平。作为一名管理者,蒋钦全在选聘工匠时首先会通过简单的问答来了解这个人对行业的认知及技艺的掌握,随后根据实操水平认定技艺水平。
学徒工资低社会认同感不高
53岁的张杨涛是今年福建省建筑行业木工(古建筑传统)职业技能竞赛的第一名。和很多古建工匠被迫学技艺不同,他学习木作却是个人喜好。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只专注于技艺的匠人,每天只想着如何把手头的活干好。
“像古建木作这种精工细作的活,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做不来。”张杨涛告诉记者,做这行虽然需要一定的天赋,但很多人却是因为其他原因转行。他带过的两个徒弟,就都没有坚持下去。“当初做学徒工资不高,都转行做生意去了。”他叹了口气,“很多人觉得我们是‘打工的’,还不如坐在办公室,哪怕工资变低。”
张杨涛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在古建行业是常有的事,他的搭档苏为根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54岁的苏为根带过三个徒弟,可目前无一人从事这个行业。“其中一个徒弟跟我学了两年,已经能自己干活了,结果没多久就转行去卖菜了。”问及转行的原因,他坦言,这行业工资待遇不高,而且辛苦,社会整体对这份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低,并不是大众眼中的好工作。
那么,造成古建工匠年龄断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如今的古建修缮技艺会面临传承的困境?
工作辛苦年轻人不爱学
“先用笔在墙面上画出图形,再用水泥砂浆打底,最后用纸筋灰(蚝壳灰)盖面成型。”记者见到杨晓清时,他正拿着工具创作一幅灰塑作品。
杨晓清师傅正在做灰塑
今年38岁的杨晓清是灰塑工匠,属于古建工人中的年青一代。17岁初中毕业后,他便跟着舅舅学习技艺,白天在工地当学徒,晚上回家苦练绘图,没有美术功底的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从灰塑到剪瓷,工地上能接触到的技艺他都学。
“干这活,每天在外风吹日晒,哪有20多岁小伙子的身影。”谈起古建修缮工匠的情况,杨晓清不禁感叹,他在工地上早已见不到年轻的学徒,身边最年轻的同事也30多岁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土、木、石这三大工种是年轻人比较不愿意学习的。“原材料重、灰尘多、工作辛苦、容易受伤,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做,比较喜欢从事技术管理。”蒋钦全表示。
需求不高收入不稳定
走进鲤城区花巷,记者看到一个月前修缮的巷门晒台已经完工,这是曾国伟创作的作品,融合了灰塑、剪瓷雕、彩绘等多种古建筑工艺。
今年49岁的曾国伟从事古建行业已30余年,年开始参与泉州古城修复工作。他每天早上7点半开始工作,傍晚6点收工,一天10个小时左右,不管夏天多热、冬天多冷,都照常出工。
“活不多,收入不稳定。”曾国伟说,灰塑是一门手艺活,工资水平根据技艺水平的高低有所不同,市场价一天元至元不等,但是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少,很多时候一天上千元都很难请到。他坦言,尽管工资看起来不低,但由于市场对古建筑的需求不高,他经常需要跟着工程队全国各地到处跑,还是很难保持稳定的收入。
教材缺乏师资力量不足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泉州的学校中致力于培养古建筑修缮技术人才的学校主要有黎明职业大学和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他们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黎明职业大学开设古建筑相关课程
黎明职业大学土建学院的朱少川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实训偏少、教学材料缺乏等问题,“买不到古建筑的构件,有钱也买不到。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有一些仿制的构件,缺少韵味,效果就会比较差。”朱少川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或相关部门能够将一些拆掉的传统建筑构件捐赠给学校,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
记者来到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的时候,学生正在学习组装木作模型。“古建营造技艺没有系统性的教材,目前学校采用的是本校老师自编的。”该校老师王凤森坦言,师资力量缺乏也是一大问题,“学校需要自己培养师资,老师跟着师傅学,再把知识、技能教授给学生。”王凤森表示,即使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得以从理论走向实践,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往往是企业里的骨干力量,无法经常为学生授课。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目前泉州市累计公布历史建筑处,已开展修缮余处。面对古建修缮工匠需求的增大和人才断层的现状,泉州如何发掘并培育传承人,成为古建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朱少川表示,需要多方聚力,共同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古建修缮技艺人才。
部门:拓宽评价体系壮大名匠队伍
“希望政府更加重视古建技艺的传承问题。”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猛和蒋钦全一致认为,要传承好古建技艺,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
“如果市场给古建筑修缮的工匠一个好的定价,提升从业待遇,且这个职业有社会地位,那么大家就会乐意去做。”朱少川说,“一定要让做这行的人有荣誉感。”
据悉,为破解古建技艺后继无人的困境,近年来泉州各县(市、区)已陆续开展传统建筑工匠从业情况摸底调查,制定《泉州市传统建筑名匠认定办法(试行)》,评选10名泉州市首届传统建筑名匠,营造了良好的传承氛围。同时,推荐9名工匠列入福建省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提升传统建筑工匠地位、复兴传统建筑工匠队伍、传承发扬传统建造技术。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持续完善修缮技艺传承人和传统工匠名录,拓宽传统老工匠、老艺人技术评价体系。此外,也将开展第二批泉州市传统建筑名匠的评选、第二批省级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的申报和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推荐工作,不断壮大传统建筑名匠的人才队伍。
在资助方面,政府按非遗传承人的级别提供一定的补助经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补助经费为每年2万元,省级为每年元。年出台的《泉州市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项补助,60岁以上每人每年0元、60岁以下每人每年0元。除此以外,对市级传承人按正式签订师徒授艺合同并报文化主管部门备案的学徒人数给予补助,每个学徒每年补助0元。
学校:加大培养力度系统化培养人才
“要破解传承困难的问题,首先要有人。”朱少川提到,不仅要有做的人、学的人、研究的人、记载的人,也需要学校将技艺化为理论,传授给学生,广泛传播出去。
“匠人的传承常常是单向的,而学校的教育是面向全社会。”朱少川表示,很多老匠人文化水平较低,传承时无法形成理论,传承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学校进行人才的系统化培养。
据悉,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年率先开办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首届招生18人。而黎明职业大学于年开设了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的副校长周雄鹰告诉记者,有一部分年轻人不是不想学,是没有机会和渠道学,这个专业的开设,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了解古建技艺,也为想要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渠道。
企业:尝试校企合作提供实践平台
采访中,朱少川老师提到,在泉州开设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泉州有专业的古建筑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黎明职业大学、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就与泉州几家古建筑公司、惠安县闽南古建筑研究院合作,共同参与古建筑行业的人才培养。
在黎明职业大学,谈起学校与企业合作,级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几名同学的眼中都闪着光芒。去年他们曾直接拜师王世猛,与大师面对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直接向非遗传承人拜师学艺,还是平时的实操课,只要有动手的机会,我们班同学都会抢着去。也希望相关企业能够多给我们提供实操的机会。”兰椰如同学说道。
“推动技艺的传承,对于相关企业是一种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发展也十分有利。”蒋钦全目前身兼四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依托公司、生产基地、设计院等致力于古建修缮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要传承好古建技艺,政府也可以适当扶持有能力的古建筑企业,以此作为平台培养年轻人,建立培养学生的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古建的工程实践中。
社会:扩大推广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
“通过推广宣传提高职业认可度。”谈到解决技艺传承的问题,张杨涛师傅认为首先要从个人观念上入手,通过推广宣传,让社会大众对这个行业给予更多的尊重,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学习这门技艺。
在古建技艺的宣传推广上,蒋钦全身体力行。年,他在惠安崇武五峰村拥军路建造了“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传习所中以实物构件展示了闽南传统建筑的特质和风貌。在传习所的“匠道讲堂”里,他时常亲自为前来学习的相关专业学生讲课。
谈及为何花费巨资建造传习所,蒋钦全说:“我认为这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传承的意志。闽南的古建筑是我们的特色文化,从事古建筑行业,传承中华的历史建筑,我觉得很荣幸、很骄傲。我作为国家级传承人,应该把古建筑传承好,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