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去哪里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大家好,我是福建本地君,一个致力于传播福建风土人情以及社会民生的草根作家,希望能得到您们的喜爱与支持。年是艰难的一年,新冠疫情的肆虐让我国在上半年的经济几乎处于停摆状态,到了下半年,各省开始强势复苏,福建省在年创造了GDP产值亿的佳绩。近日,撑起福建GDP半边天的区县经济榜单出炉,区县经济前十名均破千亿大关,晋江市力拔头筹,福州、泉州各占三席。那么,福建的十强区县是如何拥有如此大的能量呢?第一名:晋江(.11亿元)众所周知,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平原地区仅占福建面积的10%左右。福建共有四块平原地区,而晋江恰好就处在其中一块平原之上,这个晋江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晋江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海滨重镇,海运发达,是福建东南方的重要门户。到如今,民营企业更是晋江经济的命脉,多达万余家,而年收入万以上的就有家。晋江的鞋业更是冠名全球,“特步”、“安踏”、“贵人鸟”等品牌均产自晋江。第二名:福州鼓楼区(.86亿元).鼓楼区作为省会福州的核心区域,它是一个没有农业,亦无法发展工业的区域,它能取得如今的成绩实属不易,其中最关键的是抓住了服务业的“牛鼻子”。占地小、效益高的“楼宇经济”是鼓楼区经济的命脉,鼓楼区内共有楼宇座以上,总面积在万平方米以上,贡献了全区80%的经济总量。第三名:厦门思明区(.00亿元)十五年前,厦门思明区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年第一批“拓荒者”踏进这里,开启了思明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的序幕。十五年来,思明区大力发展“变平面发展向立体发展,向立体空间和高度要效益”的楼宇经济,以及“脑体分离、功能互补,增强辐射带动力”的总部经济。用低于全市5%的土地面积,创造出了厦门全市30%的经济总量。第四名:厦门湖里区(.00亿元)湖里区的精神是爱拼才会赢,湖里文化产业是厦门文化产业的龙头,通过“空间+平台+项目+资本”四位一体模式,招商引资,推动了本地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在疫情肆虐的年,湖里区交出了一分傲人的成绩单。湖里区以占厦门市4.2%的面积创造了全市22%的经济总量。第五名:泉州南安市(.72亿元)南安市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一个著名侨乡。石材陶瓷、水暖厨卫、机械装备、鞋服轻纺等是南安市的主导产业,这些“泛家居”产业每年的产值高达亿元,如今随着“智谷”、“芯谷”的入驻,南安市正在打造传统、高新、现代服务业“三足鼎立”的发展布局。第六名:泉州惠安县(.71亿元)惠安县是一个重化产业的大县,也是福建省建筑业的第一大县,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惠安县已经构建了以“石油化工-新材料-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应用”为主导的产业框架。第七名:福州福清市(.54亿元)年,福清撤县建市,30年来,福清积极吸收和利用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走了一条“以侨引侨”的对外开放之路。据统计,福清的侨资外资企业在年只有65家,到了年已经达到了家。30年间,福清市从一个落后的县发展到如今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15名。第八名:漳州龙海市(.90亿元)工业经济是龙海市的生产总值的龙头,通过“三提升三创新”的行动,推动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截至年9月,龙海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幅占据漳州各区县第一名。第九名:龙岩新罗区(.81亿元)“机械装备、能源净化、农产品加工、建材”是新罗区四大主导产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生物医药、商贸物流、文旅康养”是新罗五大新兴产业,通过“4+5”产业体系,新罗区登上了高端化、集群化的发展轨道。第十名:福州长乐区(.41)长乐是一个草根工业的发祥地,全区拥有多家制造业企业,规模级企业多家,这是长乐的传统优势,加上数字经济的新兴优势,两者强强融合,产生了“1+1>2”的融合效应。数字赋能,优势叠加,激活了制造业的存量与增量,还催生出了新的项目。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占据了长乐将近50%的GDP。写在最后福建从年代的贫困省发展到如今的经济强省,县域经济功不可没,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让各区县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撑起了福建经济的半边天。爱拼的福建人在贫困面前不服输的精神,创造了如今的佳绩。#福建#小伙伴们,福建十强县区,有你的老家吗?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福建本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