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与反抗明末士大夫的抉择

王朝末年总是乱象纷纷,明朝末年也是这样,在明末你能看到光怪陆离的景象,有满口仁义的清流们献城投降也有所谓“奸臣”们的壮烈殉国,都说时势造英雄,在明末显得尤其清晰。有诸如钱谦益之类的大人物南京城跪迎清军,也有阎应元这种誓死不降的典吏。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他们,而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刘应宾。

说起刘应宾,大多数人没有听说过,不过山东的人应该比较熟悉,刘南宅就是刘应宾家族居住的地方,废话不多说,下面开始正文。

年(万历十六年),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一贫如洗的家中病死,时年六十一岁,谥号武毅。也是在这一年,一个在日后被列入“贰臣传”的人物——刘应宾出生了,与他相关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史书是帝王将相史,而小人物在历史中往往不被记载,为何从历史中提取出了这样一号人物呢?我觉得刘应宾应该属于一类贰臣的代表即大家族,祖上为商人,后来从官,由明入清,也为清初的稳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刘应宾的祖上在明初由四川迁徙到了山东,由于经营有道逐渐从穷困潦倒到有所产业进而富甲一方。也可以说刘应宾的祖先赶上了明朝前期的发展红利,进而变得富有。然而由于明朝的重农抑商政策,经商成功的刘氏先祖也未收到很大的敬重。从移民二代开始,刘家开始谋求社会声望,想要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当官,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这个道理。明朝中期科举制度也十分完善,为刘家的由商入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三世刘励苦读后中秀才。四世即刘应宾。

一、入仕明朝

1.学业有成

由于刘家有入仕的愿望,在父母的影响下,刘应宾一心投身科举。在刘应宾五岁的时候便进入私塾读书。期间因为私塾老师不用心教,并且其他学生只会嬉戏玩耍。刘应宾感觉学无所得,便跟着他父亲在上元寺读书。清风明月相伴,直到万历四十年。

万历四十年,刘应宾二十五岁,考中了举人;四十一年,应宾二十六岁考中进士(三甲名,状元是周延儒)。考中进士,刘应宾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同时也为其成为“贰臣”提供了前提条件。

2.出任官员

次年,刘应宾受朝廷委派,担任赞皇县令。甫一上任,便遇到了第一次危机——饥荒。饥荒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其可怕的事情,人们在饿死与造反之间很容易便选择造反,为了安抚百姓,刘应宾开仓赈灾,当地百姓才能活下去,于是便很爱戴刘应宾。

开仓赈灾四个字写起来相对较为简单,但是放在古代绝对是一件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古代信息传递相对较慢,皇权不下县,身为县令,刘应宾需要依靠各种各样的人去维持秩序、公平发放,且不能出现贪腐。救荒的关键点在于官员(包括)的清正廉洁和财务上的公正。由于刘应宾出身商人家庭,对人情世故了解更透彻,所以较为完美地应对了本次危机,由于赈灾有功,刘应宾受到嘉奖。

万历四十三年(28岁),刘应宾调升南宫县令(南宫县更大)。相比赞皇县,南宫县问题更多,主要有两个方面:(1)南宫徭役繁重(马政)(2)豪家大族难以管理(勋贵、官吏家庭土地兼并)。

面对第一个问题,刘应宾抓住了马政扰民的关键在于腐败和杂税,立法平其值,使胥吏无法从中渔利,从而减轻了民众负担。面对第二个问题,刘应宾刚正不阿,不欺软怕硬严格依据法律办事。

万历四十六年(31岁),刘应宾因安民有方、持法公正,升任礼部主事,刘应宾离任时百姓攀身而泣。

天启五年(38岁),刘应宾被提升为吏部郎中。此时,阉党开始一手遮天,刘应宾于天启六年(39岁)归籍避祸,保全身家。(从这里也能看出刘应宾的处事哲学,这也是小人物遇到大事件的无奈之一。其归籍避祸这件事中有很大程度上是受其父亲影响,也是后来刘应宾成为“贰臣”的必然因素之一)

崇祯九年(49岁)春,刘应宾起复为吏部验封司郎中,又转文选司(升迁顺序为稽勋司→验封司→考功司→文选司,尚书掌握部内最高决定权,郎中掌握基本决定权,主事是基础工作的负责人,而侍郎、员外郎参与部政的程度多取决于同尚书、郎中的关系,吏部为六部之首,文选司郎中位居要枢,权力极大)。

从万历-天启-崇祯三朝的事迹来看,刘应宾基本属于较为清廉。

3.甲申之变(崇祯17年,57岁)

年,李自成势大,崇祯多次想南迁,受阻(魏藻德、陈演、光时亨)。又征调勤王军队,吴三桂日行数十里,三月十六到山海关(李自成已到昌平);唐通带八千士兵勤王(监军太监杜之秩开居庸关向李投降,唐通腹背受敌,降,国榷上也说是两人一起投降);刘泽清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

三月十八日,朱纯臣、张缙彦、曹化淳开门投降(此时曹化淳在老家已经呆了六年,此记载应不实,国榷记载“太监王德化从十余人内出,见兵部尚书张缙彦,垢日,尔犹在耶国家大事,尔与魏阁下二人坏之)。至于事实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PS:历史上的奸恶形象太监是很难逃掉了,如果不是曹化淳回家六年了,这个投降党的名号就再也洗不掉了)

回到正题,李闯攻陷北京后,一些官员殉国了,一些官员投降了。当时也有传言说崇祯皇帝改换微服携带着皇太子南逃了。刘应宾说:“天子的江山保不住了,作为臣子怎么能只顾自己的家”,于是连夜向南追赶,等到渡了长江,才知道崇祯皇帝已经吊死在煤山。

当时消息混乱,至于刘应宾是否真的听过皇上南渡了不得而知,如果刘应宾知道皇帝吊死煤山会殉国吗?从后面的投降清朝的表现来看,我认为应该不会。(明末山东与辽东投降较早且较多,魏翡德认为是山东经济较为发达且与辽东相距更近,士绅阶层与满族的关系更密切)

明朝殉国者:一部分崇尚传统士大夫气节的忠臣,选择了从容赴死,杀身成仁的归宿。他们中的代表者,勋戚六人:新乐侯刘文炳、惠安伯张庆臻、东宫侍卫周镜(周奎之侄)、驸马都尉巩永固、宣城伯卫时春、阳武侯薛濂;文臣二十余人: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刑部侍郎孟兆祥、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都察院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仆寺丞申佳胤、太常寺卿吴麟征、户科都给事中吴甘来、兵部郎中成德、兵部主事金铉、工部主事王钟彦、进士孟章明、翰林院左谕德马世奇、左中允刘理顺、左庶子周凤翔、翰林院检讨汪伟、御史王章、陈良谟、陈纯德、吏部员外许直、中书舍人宋天显等。(引用自樊树志《重写晚明史》)

4.南明(弘光朝)

崇祯十七年即顺治元年十月(57岁),准文选司郎中王重回籍,以原任南吏部郎中刘应宾代。庚午,加文选司郎中刘应宾太常寺少卿,照旧管事。次年二月乙卯附,加衔文选司郎中刘应宾为太仆寺卿。同年三月庚寅,升刑部右侍郎朱之臣兵部添设左侍郎、太常寺卿刘应宾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三品)。

南明史料中对刘应宾的指责主要有两点(1)卖官贪渎(2)与马阮同党。

刘应宾之所以能够起复原职文选司郎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自己是取途老马,用人在求旧,因此以原职复任。其在《再掌选》一诗回忆了当时情景:“南渡复经铨署过,清卿兼管意如何。取途老马曾千里,折服良医畏二魔。草创敢辞绵力殚,兴朝偏觉出身多。只今仕路犹凌兢,争似芜城取钓袭。”

这里的二魔即马士英和阮大铖,然而根据记载老友张捷的力荐才是其复官的主要原因。张捷的家主是阮大钺,由此能得出刘应宾确实为马阮一党,我认为其时候写诗无非是为自己开脱,将污水全部泼到所谓“二魔”头上,毕竟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关于贪渎,目前史料有所争议,用山东大学张运春博士在论文中写的一句话“作为历史研究者来说,如果找不到更加确凿的证据,轻信任何一方的言论都失之草率。”我觉得像关于袁崇焕的争论以此结尾更为合适。

刘应宾在弘光朝复任文选司郎中后,在无法改变朝局的情况下,顺其自然,并没有做激烈抗争,这也是刘应宾明哲保身的一贯做法。

二、改投清朝

顺治二年(58岁)五月,清兵南下,南京投降,钱谦益率刘应宾等投降清朝。山东大学张运春博士在论文中写到

“南京城破后,逃跑已是不可能的事情。兵荒马乱之际,各种武装力量林立。在各方势力冲突不断的情况下,交通几近瘫痪。从一个城市逃往另一个城市,从北方逃往南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既然逃跑无望,对刘应宾而言那就只能面对以下三种选择:抵抗、投降、自杀殉国。连弘光政权所凭靠的江北几十万大军都在转瞬间土崩瓦解了,作为一介文臣,武力抵抗委实没有实际意义。更何况,南京城破前夕,弘光皇帝已经逃走,掌持朝政的的马士英、阮大钺二人也已乘乱潜逃,不知所踪。如此一来,以弘光为首的残明政权实已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最后只能在朝廷勋贵的带领下,文武百官迎降。这样的话,刘应宾只有投降和自杀殉国两条路可走了。”

实际上,此时刘应宾做的选择还是明哲保身。张博士在文章中列举了多种理由如“刘应宾官职较小,不算是深受国恩”等等,据我理解,其仍然是为了其家族的利益而为。南京城破之前,清军已经占领沂水县城。而刘应宾家族多在沂水,为保全家族而投降清朝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投降清朝后,在豫王(多铎)的提拔下做了安徽巡抚,由于其次子(刘珙)抗清的缘故,刘应宾做事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怠慢。

刘应宾在崇祯朝曾因“钻营”被弹劾,张博士通过其行为认为不存在钻营,我却不是很赞同其观点,这点从其对多铎和洪承畴的态度可以看出。用刘应宾自己的话就是“江宁府五月投诚,日侍豫王左右,委抚江南”。对待洪承畴“刘(应宾)对洪氏(承畴)每以我翁尊称之”。这些细节一方面说明了刘应宾投降后的小心谨慎,另一方面表明了,刘应宾确有钻营之嫌。

刘应宾投降清朝后的功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江南之贼有大于朱盛蒙、吴应箕、金声、黄道周者乎?皆臣擒之,臣戮之。”从稳定安徽的角度看刘应宾的确起到了很高的作用,只不过一些作用被后人放在了洪承畴身上。

顺治三年(59岁)十月,清廷接洪承畴奏疏,革安徽巡抚刘应宾职。此后,刘应宾侨居扬州十年后回家,四年后病死。

PS:从贰臣传和投降清朝的士大夫进行分析,山东和辽东要占很大一部分,洪业·清朝建国一书中以山东的投降为题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山东辽东离女真更近,关系也更加密切,投降起来负罪感也较低,再者士大夫很多都为家族考虑,这也是很重要一方面,有兴趣的可以留言,我具体聊聊这部分

三、身后事

1.写小说以自我美化(《遇仙记》)

《遇仙记》大致内容是记录了青年刘应宾科举中式前的一件奇遇。即其碰到了吕洞宾受吕洞宾点化的事情。

作为现代人,我对这种事情是不屑一顾的,在我看来,刘应宾假借吕洞宾之名,无非是出于以下几点:(1)神话自己,让别人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是“天命”(2)为自己降清合法化,即神仙都告诉我了,投降清朝是正确的。

2.对文化的贡献

旅居扬州,刘应宾参加过很多文化活动,但我的文学素养不是很足,所以不讨论

3.名列“贰臣”

乾隆年间,政局较清初更为稳定,民间反抗减少很多。乾隆下旨表彰南明诸臣为国捐躯的气节,并对有关官员赠予谥号。强调臣对君的义务即“有死无贰”。只有那些不仕贰姓者才能谓之“忠臣”。借以达到能以“为后世立纲常”为目的,进而开始编纂贰臣传。刘应宾位列《贰臣传》乙编第20位。贰臣传中除提到其次子(刘珙)反清及其去职原因外并没有其他讽刺。

四、为什么要写刘应宾?

刘应宾是很典型的王朝末年的仕人形象,出身于平常家庭(商人),因自己的能力(县令)和品格(正直)而收到提拔,说到底其也算受到明朝很多恩惠。在明朝末年,逃无可逃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投降。综其一生来看,其不一定不存在为国而死的志气,也可能有着肃清宇内的想法,但在面对现实时,更多的是无能为力,要保护家族,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品格,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家族。在现在眼光看来,这也算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可是如果换位思考,谁又能保证一定比他做的好呢?如果我们面对外寇入侵,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4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