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座历经千年历史风雨洗礼的倔强古城,这里曾有多少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就有多少爱拼敢赢、沧海劲曲的龙吟虎啸。年8月31日,历史的步伐再次在这座城市上空回荡,雄浑的惊世篇章缓缓舒展它的卷轴。在那一天,泉州地下党组织及其武装力量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先头部队顺利会师;在那一天,泉州城区解放,泉州历史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年5月10日,第八支队第四团首先攻克的安溪县城。
频繁出击沉重打击敌人
年秋至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声势浩大的战略决战,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奠定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的重要基础。年元旦,新华社公开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闽粤赣边、桂滇黔边纵队成立宣言》,阐明纵队的作战目的是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彻底地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而奋斗。从这个时候起,在福建省委和闽中地委的领导下,泉州地下党组织及其武装力量一直把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作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泉州的首要任务来抓,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为了黎明的到来,年2月,闽中地委按照中央军委关于全军整编精神和闽浙赣省委武装主力整编番号,所属游击武装整编为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4月,泉州中心县委将所属游击武装统一整编为泉州团队,随后扩党练干、整编整训。5月,随着国民党“划江而治”图谋破产,国民党泉州当局纠集驻军、交警、保安部队及当地自卫队,向游击区发动大规模的“清乡”围剿。
被反“清乡”游击队和群众武装包围的制高点—晋江县东石塔头印山
大敌当前,中共泉州地方组织领导的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和闽西南党组织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及泉州武装工作团频繁出击,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泉州中心县委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泉州团队和沿海各县游击队,发动武装群众直接参战,在塔头万人反“清乡”斗争中,消灭了一部分敌人,缴获一批武器,既锻炼了人民,也打击了敌人。
敌人并不甘心于在塔头的失败。7月9日,国民党泉州戒严司令部为保住从海上撤退的路线,由海军出动2艘炮舰封锁晋东南海面,调动第三二五师第九七三团和第九七五团1个营和晋江县自卫队、刑警队、暗查队等多人,向塔头、龙园、英林、伍堡、金井一带进行大“清乡”,并在石狮设立“清剿”指挥部。这时正值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托晋江县工委在龙园村举办余名农村干部训练班。敌人侦察得知后,便兵分两路,直扑龙园。县工委立即进行部署,各区党组织和武装队迅速行动,准备迎敌。10日黎明,石狮这路敌人向县工委所在地杏坑进逼,县工委机关转移英林村,在牛墟埔设立指挥部。敌人扑空后直驰龙园村,至村口遭到泉州团队独立大队侦察队长施蚶带领的游击队的阻击。游击队且战且走,利用敌人急于求胜的弱点,牵着敌人上婴哥山,完成阻击敌人和引敌上山的任务。另一路敌人同时从安海出发,至大觉山遭到晋江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刘丕鸿率领的第一中队和群众武装多人的顽强阻击。敌人调来迫击炮轰击游击队阵地,双方展开激战。游击队利用敌疲间歇之际,突然吹起敌军集合号,乘敌集合之机冲出敌军的包围,迅速往婴哥山集中。11日上午,各路游击队和各乡群众自卫队万余人,云集婴哥山南区,向龙园村敌人展开进攻。在分析敌人可能撤往金井后,决定游击大队在英林伏击,各乡村群众武装沿途埋伏。遭到伏击的敌人只好集中机枪开路,狼狈退守金井镇。12日泉州团队指挥员兼政委许集美率1个中队赶来与县工委汇合,进一步部署武装力量,与敌展开游击战。此后,游击队和各乡村自卫队,采取小型灵活的战术,神出鬼没地到处袭击敌人,逼使千余敌军龟缩在金井镇不敢出门,随军的金井、英林2个镇长吓得不敢上任。
在塔头反“清乡”斗争以及万人保卫晋东南等斗争中,泉州中心县委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泉州团队和各县游击队连续出击,瓦解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福厦公路沿线和沿海国民党乡镇公所40余处,缴获武器多件,破仓分粮数万担,镇压极恶分子数十人,基本控制了广大农村局势,为解放泉州地区扫清了障碍。而另一方面,泉州中心县委发挥当地统战优势,加快对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开展政治攻势,促使国民党师等起义,加速了泉州解放的进程。
兵临城下雄师枕戈待旦
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的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军奉命进入福建。8月17日,叶飞、韦国清率领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攻克福建省会福州后,随即挥师闽南,极大地激发了泉州党组织和人民武装配合大军解放泉州全境的革命热情。8月20日,南安县国民党军警宣布起义。8月21日,泉州团队所属南安各路游击队和起义部队进入县城,南安宣告解放。
叶飞(左三)、刘培善(左一)进军泉州前与韦国清(左二)、陈铁军(左四)、陈超寰合影
早在年5月中下旬,中共安溪中心县委率领游击队于5月10日、5月28日、6月17日先后攻克了安溪、永春、德化县城,安永德第一次解放。后因国民党福建保安二团、第三二五师九七五团等反扑,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及游击队撤离安溪、永春、德化县城。8月,解放大军逼近泉州。8月21日,驻守永春的国民党军警部队慌忙撤离。8月22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副政委张连从一都打电话给第三营教导员石益,要石率部进驻永春县城。23日晨,石益带2个连的队伍和县政工作团进入县城。当天,张连也带领一批干部赶到县城,主持全面接管工作。泉州团队晋南永大队第四中队由中队长吴金庆、指导员黄起寮和林祖国率领同时入城,永春全境解放。
许集美等率领游击队转战安(溪)南(安)永(春)德(化)的出发地—晋江内坑后山村道
年6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一营和漳平县武工队及民兵,攻占了漳平县城,漳平宣告解放;9月6日,大田县宣告解放;10月1日,宁洋县和平解放。
8月23日,朱汉膺、张海天、林平凡等获悉国民党惠安县长覃斌等官员已经逃离,乃率领闽中系统惠安人民游击队接管了县城。许昭明、何家沛等也率领闽南系统惠安武工队同时占领县党部,惠安获得解放。
8月28日,泉州中心县委组成一支迎接解放军的小分队,由泉州团队指挥员兼政委许集美、副政委郑种植带领,于29日由内坑出发,30日赶到仙游枫亭,见到盼望已久的人民解放军。此时,解放军第八十七师师部已抵达惠安县城,小分队又赶到惠安,与第八十七师首长和惠安县工委领导朱汉膺、张海天等会合。
8月31日凌晨,中共晋江县工委负责人许东汉和泉州工委书记许昭明带着第八十七师师部路条赶回泉州,准备迎接和配合解放军解放泉州城。一场山雨欲来的战斗即将上演。
一路凯歌泉州城区解放
年8月31日凌晨,驻泉州城内的国民党交通警察部队已撤离。泉州团队命令独立大队3个中队轻装直捣泉州城。上午10时许,第一、二中队从新门进城,分别负责解放城南、城北,占领晋江县政府、县警察局等国民党旧机关;还有一部分中队成员扑灭了敌军撤退时焚烧新桥之火,保证了泉安公路的畅通。炊事员老汉在新桥头徒手俘虏从永春乘小船来的逃敌14人(其中团长1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12枝。侦察队追捕乘船逃跑之敌,缴获长短枪10多枝。第三中队进驻城南朵莲寺,扼守华洲桥。而另一方,许东汉、许昭明带着第八十七师路条,途经洛阳桥,也与一部分解放军会合,从东门进入泉州城。
泉州城区解放第二天(年9月1日)早晨入城为接管城市服务的泉州服务团成员通过顺济桥时的情景
入城后,队伍高唱革命歌曲,有群众开门探听情况,知道是游击队后,纷纷上街庆祝。8月31日下午,泉州团队已全部控制泉州城区的局势;傍晚,解放军第十兵团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七师二六○团先头部队进城与泉州团队会师,泉州城区获得解放。后来,年9月1日这一天被定为泉州的解放纪念日。从这一天起,泉州大地迎来了新生。
铁血考验铸就历史时刻
年8月31日,驻安溪的国民党省保安二团逃往厦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第一营和闽中系统安溪游击队接受县自卫队投诚,开进县城接管,安溪第二次解放。
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和第八支队第四团机关旧址—安溪县长坑崇德中学
9月6日,在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和政治部主任刘培善的主持下,南下干部与泉州闽浙赣(闽中)、闽粤赣(闽西南)两个系统党组织的负责人胜利会师。
9月9日,中共福建省第五(晋江)地委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正式宣布成立地委。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军事管制委员会、福建省军区第五军分区也同时成立并开展工作。
9月19日,同安县解放。11月24日,闽中游击队永德仙大队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第三营第二十六连配合解放军第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六○团、第五军分区警备团一部第二次解放德化。至此,泉州全区各县除金门外,全部获得解放。全区的解放,结束了百年来反动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和战乱频仍的局面。
从五四运动开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党的泉州地方组织建立以后,泉州工农群众革命运动的持久开展直至泉州全境的解放,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个充满血与火、生与死严峻考验的历史事件背后,涌现了大批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的共产党员、游击健儿、革命军人、志士仁人、海外赤子。泉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当家做主的新时代,这是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也是必须铭记的历史时刻。
(本文是在中共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的指导下整理成章,谨此鸣谢!)
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泉州晚报社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泉州晚报
记者:吴拏云/整理
图片来源:《泉州革命建设改革史画集》
编辑:黄静姿
审核:江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