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国客户端融媒体记者黄国勇/文谈冕/音、视频剪辑
引子
2厘米x3厘米,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口罩的尺码。
它是常用口罩高度的1/7,不到最小婴儿口罩高度的1/4。
这个口罩为什么戴在木偶上?
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文艺如何正确助力?近日,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原创短剧《亲姆拜年》迅速走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
原创短剧《亲姆拜年》
07:50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提供
一出小戏改变一个村
福建泉州晋江市安海镇上垵村书记许有裁怎么也没想到,困扰了他一整个春节假期的问题,竟然因为一个戴着口罩的木偶迎刃而解。
面对疫情,晋江巿一些村镇在说服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防控要求方面面临困难。比如在有近人口的上垵村,如何让群众自觉居家减少外出?种种措施都收效缓慢,在村中心的综合文化广场前,此前每天最少都有上百村民聚集,村干部“拼命喊都不好用”。
2月2日,村民许有骏和父母经过广场时,大型LED屏幕上播出的一出木偶戴口罩的小戏一下子吸引了他们。
《亲姆拜年》颜英婷/摄
“仿佛就在讲我们身边家庭的生活故事,对大家的触动很大。”许有骏说的这出戏,是晋江掌中木偶小戏《亲姆拜年》,讲述了晋江城乡一个普通人家的小故事——
今年除夕正逢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村妇洪氏刚刚苦口婆心劝住丈夫蔡本出门聚会,偏又遇亲家姆林氏串门送年货,这对夫妇以非常时期闭门谢客,引起亲家之间小误会,最后是一段生动活泼的对唱劝说达成共识,晓之“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道理。
全剧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闽南答嘴鼓和掌中木偶音乐形式,普及宣传防疫知识。
通俗易懂的剧情、接地气的表演打动了村民们。“55岁的父母看完后,不仅不再随便出门,还反过来告诫我不要外出。”许有骏说。村民们也纷纷自觉传播。
“这个戏可以啊,很管用,想尽办法没解决的难题解决了。现在广场前已经基本上没有村民了,大家都自觉呆在家里。”许有裁感慨道。
9位党员带头拼出戏
“先感情,后疫情,闽南人特别重感情,非常时期如何改变群众观念?”《亲姆拜年》编剧、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陈诗章思考的正是许有裁的困惑。
“白衣战士在前方为生命抢时间,我们也在抢。”陈诗章说,1月31日上午接到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征集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的通知》后,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剧本创作到立上舞台的“奇迹”。
疫情形势严峻,又值假期,演员分散在各地,困难重重。这背后,是9位党员,带领11位演职员,与时间赛跑的故事。
“武汉抗疫现场,一句‘把前面一批的医疗人员换下来,党员上’让我触动很大。”80岁老党员、导演张子祥接过党员陈诗章用半天写出的剧本,用一个下午完成二度创作。65岁的退休老党员、国家级传承人、作曲李胜奕,用一个晚上完成音乐创作。
党员间的接力在延续。
“我私下和几位党员沟通,大伙都表示要冲在前头。”该剧演员、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支部书记蔡美娜在工作群里发起报名,6位党员马上响应,其他团员也纷纷请缨,20人的主创阵容迅速组建。
几乎就在陈诗章写完剧本的同一时间,接到任务担任剧中蔡本一角的演员陈代宫,从离晋江市区三十几公里外的深沪镇出门,因班车停运,花了五个多小时才打到车。
此时,剧中内白一角、家住安海的尤天相,正在说服家人不要为他的安全担心。
同一时间,从泉州惠安县、南安市、晋江各乡镇,20个演职员戴着口罩赶回来。
到达现场后,大家测量体温、做好防护,迅速投入排练。
空前的团结、常年的默契保证了排练的流畅。2月1日下午,晋江电视台协助顺利完成剧目录制。
动情皆因用心,千年非遗展非常新姿
2月7日晚,该剧在晋江电视台播出。
“小戏让人眼前一亮,有点开去看、看完会知、知后能做的效果。”“90后”晋江市民林俊贤说。
“有土味、有年味,一听就懂”成为共鸣。
小戏何以一推出就迅速圈粉?安海镇金沙城小区的50岁老戏迷颜长城道出个中缘由:“木偶戴上口罩的直观形象,本地方言以及闽南四句的说唱,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接地气!
为了在7分50秒的短剧中实现创排初衷,主创团队下了一番苦功。
“夫妻小摩擦、亲家间误会这些身边小事,让观众迅速产生代入感。”陈诗章在剧本创作时精准切入。
“我去你家你紧张,你来我家我心慌,暂不来往。”网红春联成为张子祥二度创作的创意源头。
去哪里找春联挂上舞台?商店早已关停,书法家杨水声现场创作解了燃眉之急。
新刻木偶来不及了。只能用此前剧目《施公断案》的一对夫妻木偶,与《玉杯记》另外一个人物形象。
重新布景也来不及,张子祥领着仓管员到仓库里找到另一个戏里曾用过的农村院子布景。
一切准备就绪,但最重要的创意——木偶的口罩却难倒了现场。
常用口罩,根本无法戴在小小的木偶上。道具制作王龙群,将正常口罩按比例缩小裁剪,现场制作了2厘米x3厘米微型口罩,用橡皮筋和铁线圈戴在木偶上,造型精致。
木偶戴上口罩时,现场发出会意的笑声。
剧中的精彩表演也让观众津津乐道。
蔡本的形象让观众忍俊不禁,爱热闹、怕老婆的闽南丈夫形象栩栩如生,陈代宫对这个丑行中的破衫丑了如指掌,表演与喝念上紧紧抓住其通俗接地气的特点。
亲姆也俘获了不少粉丝,“短短几十秒钟从兴奋开心、不解、气愤难过、到理解、一起宣传,情绪变化多,转折大”“80后”演员林静如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
闽南味十足的音乐成为短剧受追捧的另一功臣。剧中融入了南音、闽南小调等,“配上朗朗上口的台词,好念好唱,街坊邻里都爱听。
6名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参演的《亲姆拜年》,让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掌中木偶戏以别样方式打动观众。
“农村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对老人的宣传和劝导也比较困难。这部唱响主旋律、生动接地气的地方小戏,贴近晋江农村老人,对疫情防控起到积极的传播效应。”晋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2日,组织部通过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群转发,要求各村(社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