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福建法治报》头版天平栏目以《群众利益无小事兑现权益解“薪结”》为题报道了惠安法院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执行工作动力,转思路强举措切实提升涉民生案件执行效果相关工作做法,现予全文转发:
群众利益无小事兑现权益解“薪结”
惠安法院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执行工作动力
头顶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奔走在田间地头,或耐心劝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或依法查封被执行人房产……近日,在惠安县的各个角落,活跃着执行干警们的身影,他们脚步匆匆,只为让公平正义真正变成“真金白银”兑现司法承诺。
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惠安法院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执行工作动力,转化为“解民忧、暖民心”实际举措,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多起涉民生执行案件中获得群众肯定。
刚柔并济让劳动者不忧“薪”
“没有陈法官我们拿不到我们辛辛苦苦的工资……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官爱人民。”这是申请执行人杨某为向惠安法院执行干警致谢,在网络上发布的感谢信。
今年1月,因惠安县某鞋厂未履行劳动仲裁裁定,即向杨某等9人支付工资合计近3万元,杨某等人向该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受理后,惠安法院依法向涉案鞋厂送达执行通知书、限制消费令。鞋厂仍不履行相关义务,执行局迅速组织突击强制执行,查封鞋厂机械设备。查封现场,案外人黄某称机械设备已抵押给他。为保障申请人、案外人等各方利益,该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采取活封、活扣方式使其设备能够继续生产,并当场敦促鞋厂负责人方某积极履行义务、告知黄某相关法律责任。
突击执行后,方某于当周付清9名工人工资,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以群众期盼为着力点,惠安法院依法加大涉民生执行力度,对被执行人情理并施、刚柔并济,让执行有力度,让司法有温度。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已执结涉民生案件件,执行到位金额.4万元。
因案施策释法说理化纠纷
“剪不断,理还乱”,是家事纠纷的一大特点,而执行程序要确保财产的及时、有效交付,因此当事人的情感纠葛进入执行程序后表现得更为激烈。面对进入执行程序的家事纠纷,惠安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妥善化解家庭矛盾。
在张某与许某离婚纠纷一案中,惠安法院判决夫妻共同财产房屋归张某所有,张某支付共同财产分割补偿款24万余元给许某。判决生效后,张某将房屋分割补偿款全额缴至该院,而涉案房屋仍被许某母亲占用,拒不腾空移交。张某向该院申请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慎用强制措施,“细心”查找问题症结,“耐心”倾听许某母亲意见,了解其实际困难,解开其心结,并联系村社干部开展联合调解,与许某其他近亲属沟通,通过讲法讲理讲情,许某母亲最终自愿同意搬离。
5月26日,张某向执行干警送上“执法公正、心系百姓”锦旗致谢,对执行干警因案施策、“巧执”“善执”的做法予以充分认可。
尽心执行多措并举促执结
邵某诉崔某劳务报酬纠纷一案,经生效判决确定,邵某应支付崔某劳务工资款4.7万元。因邵某未履行支付义务,崔某遂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期间,惠安法院依法采取限制消费、冻结账户等强制措施,但查无可供立即变现的财产,案件暂时陷入僵局。尽管如此,该院的执行干警并未就此停止执行脚步,仍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