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市遗址海丝古韵

■本期执行记者赖小玲通讯员林进辉程龙江陈伟煌

在泉州这座写满海洋记忆的港口城市中,泉港的涂坑港市遗址是泉州保存最完好的港市遗址,填补了泉州“海丝”港市遗址的空白。

曾经,这里由于发展海运,形成了“一港两街一码头”的格局,即以屿仔壁港为主要港口,祠堂口、施布口为两条主街道,“厦门口市”码头为主要货物聚散地的规模庞大的港市(指在与海外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时,因这个港口而形成市场、聚落,港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如今,这里已只剩下斑驳遗迹——古港、古街、古厝、古码头、古店面、古井等,但透过它们,仍可见往昔商船云集、商铺林立的繁华……

在绣花楼,当地人还原“抛绣球招亲”场景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打卡。

孩子们模仿古人,在木棉树下看书。

百万大厝内的摇篮童谣表演,让人们似乎穿越到了过去。

长春堂店铺遗址

“一港两街一码头”

折射丰富海商文化

“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北宋诗人谢履(泉港涂岭人)的名句,描述了宋时泉州及惠北(泉港的古称)百姓以刺桐港为核心,广造舟楫,开拓海上航路与海外通商的盛况。

涂坑,俗称“土坑”,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发展基础,即依托肖厝港“水深港阔”的自然优势和峰尾港天然避风的特点。专家调研发现,早在唐、五代,涂坑就有人聚集居住,参与海洋贸易,并在村中建造祭拜神庙。清嘉庆版《惠安县志》载:“大蚶庙在添奇铺海滨,昔海涛汹涌,有物轮困高大,乘潮而至,乡人异之,为立庙。海商祈风亦能分帆南北,五代、南唐封光济王。”

明清时期,这里的海洋文化延续达到了顶峰。明朝年间,素有海商传统的莆田刘宗孔家族迁居涂坑村,促进明清时期该村的“海贸”发展,迄今已有余年历史。随着刘氏家族人丁的不断繁衍壮大,涂坑村的“海贸”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形成了三支海商船队。商船主要停靠在涂坑湾的峰尾、沙格两澳,位于涂坑东南方向的屿仔壁港也因此成为涂坑村的主要海港,其沿海大通道边,四面环水,为刘氏族人停靠船舶的主要海港,出港为湄洲湾,出湾即台湾海峡。“海商祈风亦能分帆南北”,沿南线可达泉州、厦门、广东和东南亚各港口,北线通宁波、上海、青岛和日本、朝鲜等港口。

出砖入石、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施布口街、祠堂口街两条古街绵延数百米。当年的涂坑刘氏后人在此经商,开当铺,卖金银、米、布,成为一方最为繁华之所。街上曾经有八大当铺,代表性店铺为宜兴当铺,也称“顺裕海商大厝”,由涂坑十二世祖刘端山第四子刘建布所建。该宅为两座庞大的古民居,二进五开间双护厝、进士府,二进三开间和后大楼(四间张)。

在古街一隅,记者发现了“厦门口市”码头的遗址。涂坑村原来有一“下门口”码头,后来,闽南厦门港逐渐繁荣,涂坑船队与厦门港的贸易逐渐频繁,加上“下门”与“厦门”方言谐音,后改称为“厦门口市”,即水陆货物转运、集散的地方。

古厝上保留完整的砖画

古厝前的青石石墩

船出海时须备淡水,因商船多,打水人也多,井深口阔,并凿三孔,故名“三孔井”。

百万大厝的天井

27处古建筑

诉说昔日荣光

涂坑港市遗址最吸引人的,便是那一座座古建筑,包括民居、祠堂、宫庙、书院、戏台、亭阁、古井、古墓、鱼池拱桥等。它们绝大部分是清代建筑。原有40多座,现保存比较完整的有27座。

其中有座古建筑值得一提,那便是当地很有名的“百万大厝”,也就是刘百万的故居。“刘百万”本名刘端弘,是清代中期土坑最大的海商。当时他有一支由20艘大船组成的远洋贸易船队。船队随着海洋季风,春夏交际时北上,近的到达江浙、辽东一带,远的去到朝鲜、日本;夏秋交际时,船队就下南洋与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贸易。

这是座古香古色、规模宏大的明清大厝。其坐西北朝东南,三进五开间外加双护厝,石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共有个门、99个窗、11个天井、42间房,连同砖埕及围墙,占地面积达平方米,规模宏伟,气势恢宏。其建筑局部木雕、泥雕、石雕、砖灰雕等工艺精湛,门埕宽阔大气,内设14对旗杆夹石,所以“百万大厝”也叫“旗杆厝”。古厝大门门侧、屋脊上,大大小小的石狮子或蹲,或立,或倒卧,形态各异;镌刻精致花纹的石柱、石鼓和石花架等石具随处可见;古厝内,放置着古代陶瓷大缸、铜铸小盆和木质坐垫,独具特色。

此外,位于古街中的一幢古大厝,称为“肇元进士第”,是刘百万孙系辈刘肇元中进士后修建的宅第,建于清中期,年重修,二进五开间,墙体为出砖入石构造,硬山双坡屋顶,由门厅、天井和大厅组成,厅堂宽敞明亮,细部装饰精细,尤其是大门镶嵌有“门当”“户对”,是涂坑现存27座古大厝中唯一镶嵌有“门当”“户对”较为完整的古大厝。

刘氏家庙

肇元进士第

聚英亭,主祀关帝爷,表达经商时要像关公一样遵循忠义、诚信。

涂坑这棵高达二十多米的木棉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木棉树又称英雄树,叶落时花满树,花谢时叶满枝。据说是作为“南文武馆”学子的刘肇元中进士时,皇帝御赐的树苗,带回家乡种植的。

俯瞰古厝群

圣旨碑、女子学堂

见证崇贤重教好风气

涂坑除了商业繁荣,还有崇贤重教的好传统。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刘百万,另一个是刘端瑜(刘百万的堂亲),两人都是乾隆时期的当地一方巨贾。刘端弘创办了南文武馆“选青斋”,刘端瑜创办了北文武馆“凌云斋”,两人携手资助、激励族人学文习武,光宗耀祖,学文者免费,学武者日供一粒鸡蛋,形成浓厚的崇文重教风气。

此外,他们在惠安县城设置房产“复兴馆”,为学子提供住宿便利,给后人留下了“三亩书田”的历史佳话。此后,这里人才辈出,代代有人入朝为官,门庭显耀。据清代谱牒记载,中进士者13人,晋升仕人者70余人。延至近代民国时期,族人刘血本回乡办学救国,在选青斋办小学及附中,在凌云斋办农业中专。

在刘氏家庙,你可以最直观地感受到重视教育的风气。这里牌匾满堂,有“燕翼贻谋”“高廊增辉”“敬其可尊”“爱其所亲”“进士”“提督”“克绳祖武”“两世三忠”等。大厅内一对保存下来的楹联,“自三元辅而度宪邦伯文宗历世光勋昭日月,从四尚书及国学忠臣孝子累朝威望壮山河”,充分体现后人对祖先功勋倍感荣耀和自豪。

这里流传的家规是当地先祖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康熙十三年,即公元年,《涂坑刘氏家规家训》修成,距今已有余年,当地人将其进行编译成册,整理归纳为理家兴族、尊师重教、孝亲敬老、戒贪戒奢、提高修养、人际睦善、礼制习俗等7个方面内容。如“肃闺门”“干外戚”“戒下流”“端蒙教”,讲述如何管理好亲属,坚守道德底线,形成良好家风。

祖祠中最为显赫的是一块石刻的圣旨碑。碑由辉绿岩所制,高约1米,宽厚12厘米,两侧雕“双龙朝珠”图案,龙鳞龙须栩栩如生,中间是隶书“圣旨”二字。相传刘开泰三叔侄同榜中进士时,咸丰皇帝获悉其侄希颜之母连氏18岁便守寡,含辛茹苦培育儿子成才,大为感动,诰封她为“太安人”并赐立牌坊。此圣旨碑便镶嵌于牌坊之上,后移至祖祠中。这是泉港目前较为少见的石“圣旨”牌之一。

刘氏家庙背后,是颇具特色的一座精致小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最初是作为迎宾楼之用,后来成为女子学堂,大家闺秀在这里学绣花、读书、颂经典。因为绣花楼后来的功能转变为女子学堂,所以在它北侧又加盖了一座二落合院式的单层建筑,呈三间张二落古厝,建筑入口门楣上泥塑“勗斋”两字,勗,同“勖”,勉励的意思,即勉励刘氏女子好好学习,品行端正之意。这座女子学堂也是目前泉港区有据可查的第一座女子学校,它与“选青斋”和“凌云斋”南北文武馆、顺裕文武馆、礼贡书院、三房文馆、五主文馆、横龙武馆等书馆学堂,构成当地“多馆并立”的教育体系。

作为泉州港口历史演进发展的缩影之一,涂坑港市的兴衰历程,见证着泉州乃至我国海上交通贸易的发展更迭,对我国古代海上贸易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2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